【台灣旅遊】2021金門藝術季璀璨登場!就讓立榮假期帶您遊金門,欣賞10大地景藝術作品

今年2021金門海洋藝術季活動將展出超過10項大型裝置藝術作品,展出主題是「寧」,「寧」有兩個意義,一是象徵古寧頭豐富在地海洋生態、戰地、文化歷史;二是寓意一種美好的境界,恬和、安寧、安定與願望。並以三個子題:「和:歷史的寧靜」、「期:生活的寧靜」、「悅:生態的寧靜」,分別在戰地遺址、歷史聚落、自然地景裡,透過公共藝術作品與金門記憶對話,並與歷史、人與景觀形成一種生命共同關係。

雖然過去的金門,充滿著神秘與死亡、滄桑與飄搖,戰亂與殘破,卻在這樣的歷史洪流中,建立了屬於自己的輝煌故事,而最終,金門也將在寧靜的情境中,愉悅地展望未來,重新打造金門價值。透過一系列的公共藝術的設置,遊客除了能以多重視野觀看並享受休閒慢活的島嶼風光,也能找回人們與金門的歷史情感,在互動感知的新經驗中,創生出嶄新的新契機。

立榮假期-金門機加酒BN|東南旅遊
  • 活動日期:110年10月23日至11月22日
  • 主辦單位:金門縣政府
  • 連絡電話:082-322879
▲ 十大地景藝術位置圖(圖片來源:金門縣政府觀光處官網)

目錄


💡 作品1流光之徑

創作說明:在自然環境的變遷與歷史人文的堆壘下,淬鍊出金門這塊土地,人們在此深耕,發展著文化與產業。隨著光的流動,在行走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層層堆疊中,透過身體五感的知覺體驗延伸出當下的生命狀態,我們於此運行與交錯;於此聚合與連結。

互動方式:參觀民眾依裝置引導走入藝術品之間感受竹片中透出的光線,隨著光的流動感覺,步入藝術季會場。

  • 創作者:禹禹藝術工作室
  • 設置地點:和平紀念園區 入口處

💡 作品2龍宮:鱟

創作說明:鱟是生存地球上超過四億年的活化石,藍血、硬甲、劍尾,對人類現代生活影響力跨足醫療、生活、文化等領域,牠的有機造形樣貌與美感令藝術家范承宗為之著迷,他將鱟造形特徵以竹、木、繩材、布料搭建成一座堡壘,創作出樣貌特殊且具有儀式感的空間地景裝置,入夜後牠將亮起藍光,如一頭在夜裡甦醒的巨獸,帶著島民們神往海洋故事裡的神秘龍宮。

互動方式:參觀民眾在外部觀賞巨型的「鱟」,走進作品裡面後,可觀賞鱟的內部木造結構,感受著具有儀式感的空間。

  • 創作者:考工記工作室 –范承宗
  • 設置地點:和平紀念園區

💡 作品3前線詩域

創作說明:和平之世得來不易,金門島在古籍中被稱為「天弧天角,龍躍度江」的地理姿態,「古寧頭三營區(W16據點)」是古寧頭大捷的歷史現場 。W16據點位處古寧頭戰史館後方,迎面可見砲堡、機搶堡、崗哨等軍事設施林立,至今仍然可一覽金門島天弧狀海岸線,並理解防禦陣線。
作品將立於W16據點籃球場內,是一處下沉平地的新地景設施,可以想見當時駐地於此的年輕軍人們,在月夜星空下如何充斥著緊張和徬徨的心情。以星光伴月的軍戎生涯,以受圍困的身體(為國)產生了省思之文學作品,如謝昭華、 朱西甯、洛夫等詩人,因這裡就是戰地文學產生的現場。
作品以洛夫的《石室之死亡》為題,歷來對石室的觀點是“優點是氣勢龐沛,詩質稠密,意象迫人”,
”初步涉入超現實主義,詭異並玄妙,親身體驗的原創性”。洛夫的詩,無定向之寫實,一如譬喻詩人自身為一株被鋸斷的苦梨, 離開與禁錮,生死同構意象。轉身寧靜,面向大海,向詩人致意。

互動方式:參觀民眾走進作品裡面,想像著過去軍人在少有的休閒時光中,在這個籃球場上寫下動人詩篇。

  • 創作者:里埕設計工坊 李秀秀 | 景觀建築設計師 陳書毅 | 建築設計師、 金門大學建築系專任教授
  • 設置地點:古寧三營區W16據點

💡 作品4風之形-音牆版

創作說明:藝術家父親曾經在「古寧頭大戰」軍人,他搖想著自己的父親是不是也聽著一樣的歌曲安慰著自己。藝術將以「聲音的凝結體」為概念,將父親過往的歲月凝與小鄧美妙的歌聲凝結成一段不會被抹滅的記憶。
作品表現聲音的無形,嘗試透過紗質布料、即時演算視覺、互動感測技術,具象化風的形狀。此次音牆版,作品嘗試即時截取現場音頻,轉化為光粒子視覺的流動速度,以及風扇速度變化,投影在布料上進而雕塑作品;另一方面在建築體外,也設置48條LED燈,將播音牆喇叭孔圍繞,閃動效果與音頻同步。

互動方式:外牆燈光配合小鄧的歌曲作同步律動,閃動效果與音頻同步,參觀者可以透過手機改變風的風向,變換角度。

  • 創作者:黑川互動媒體藝術 | 胡縉祥
  • 設置地點:北山播音牆

💡 作品5浮光熠熠

創作說明:金門獨特的戰略位置與價值,展現出它溫厚的人文與風情。在過去,面對戰爭不僅堅毅抗戰也溫情喊話,如同北山播音牆,以一個個巨大的圓形孔,穩定的傳達寧靜且安定的呼喊。
而在幾何中圓形象徵完整、平衡與無窮,因此作品「浮光熠熠」在天、光、水之間以圓形為造型,試圖傳達寧靜和諧的氛圍。「浮光熠熠」位在北山海提,潮汐之間,沙灘上佈滿星星點點的光輝,沿著海提間的小徑還有佇立在兩側的圓環,單純的幾何元素,在光線的變幻下,更傳達了一份靜謐。

互動方式:本屆東京奧運,金門古寧頭子弟李洋榮獲羽球雙打金牌,幾何中圓形象徵奧運五環,不論是站在最佳拍照點,或是站在沙灘上,都能深深感受到金門子弟榮獲金牌的殊榮與光耀!

  • 創作者:日本籍建築藝術家 長友大輔+Miso Soup Design
  • 設置地點:北山海堤

💡 作品6粼居

創作說明:湖下一營區為金門重要的歷史遺跡,壯麗的花崗岩牆及斑駁牆面,曾經冰冷的空間,如今漸漸地乘載了許多金門的回憶。站在湖下營區的碉堡上,望眼過去「波光粼粼」的海面,結合金門特色「花崗岩哈密瓜砌法」的牆面,就像在地居民的好鄰居一樣,一起陪著大家成長,成為金門與觀者自身的記憶流通。繽紛的色彩象徵著不同的記憶、乘載著不同的故事歲月。希望戰火後的溫度,連同過往的傷口,在這之間獲得寧靜與安定的感受。

互動方式:金門的花崗岩是軍、民的共同記憶,花崗岩牆面更是生活的日常,藝術家透過簍空的手法,讓民眾可以自由在內外之間穿梭,彷彿重現最日常的生活樣態。

  • 創作者:桔禾創意 潘雅君 Kimi
  • 設置地點:湖下一營區

💡 作品7鳥人國度

創作說明:古寧頭區域走過真實的戰役,戰爭留下的痕跡仍存在在這片土地上,本次作品預計展出古寧頭的湖下營區,打造「鳥人國度」,鳥人國度是一個自由空間,呼應並結合戰地碉堡特色,當觀者走進其中,可以暫時忘卻現實的壓力、獲得寧靜的片刻,並且與自己的內心好好獨處對話。

互動方式:藝術家在創造出「鳥人」角色在與碉堡結合,民眾可以走進其感受金門戰地文化。

  • 創作者:五七藝術工作室|吳騏 57
  • 設置地點:湖下一營區

💡 作品8砲後重生

創作說明:1958年8月23日當天,金門的天空在數小時內突然落下近4萬發炮彈,接著往後的44天,一個小小的金門島就這樣承受了47萬發炮彈轟擊。數十年過去了金門沒有因為當年慘烈的激戰而沒落,反而慢慢地由昔日戰地轉變成富有戰地風情的觀光勝地,還承擔起兩岸溝通橋樑的先驅,為兩岸和平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本作品想要呈現的是金門保持著強烈的生命力等待重生的那一刻,我們利用透明的塑料PETG三維列印出類似繁花盛開在金門這塊土地的意象,將這些透明的軌跡埋入土壤中,猶如希望的種子佈滿在這個充滿回憶的沙灘上,當陽光灑上時會因為透明的材料關係產生耀眼的反射,就像綻放的花朵在這片沙灘上延綿開來;在夜晚中透過燈光的效果,呼應著用光的餘暉,彷彿就像曇花一樣稀有且珍貴,在日夜的交替中,白天的綻放加上夜晚的耀眼,這個輪迴也象徵著每天都會將新的希望和強烈生命力帶給所有人。

互動方式:參觀者可以靠進作品,與作品一起拍照,觀賞運用3D列印出的作品。

  • 創作者:建築藝術家| 盛郁庭(金門籍)、王識源
  • 設置地點:三角堡前

💡 作品9漂浮的寶石

創作說明:浮動寶石是一種由編織物和金屬製成的戶外照明裝置。 本文的靈感來自對晶體形成的研究。 隨著這些晶體的生長達到地面高度,它們似乎漂浮在草地上方的空氣中,而輻射光則認為它們的結構會破壞周圍的環境。

互動方式:座落樹木之間的寶石,由內部發出網狀的光芒,讓民眾感受由土地生出的寶石光芒。

  • 創作者:Lua Rivera Figueroa 墨西哥籍藝術家
  • 設置地點:雙鯉湖旁

💡 作品10日日小島

創作說明:金門為一大陸型島嶼,具有相當豐富之生物 資源及廣大之沿海濕地生態系,沿海濕地位於陸地與海洋之交會處,具有多樣性環境提供多種生物生存繁衍之棲地。
金門過去因軍事管制,開發程度較低,反而保留豐富之自然資源,然近年來軍管時代結束後,金門面臨劇烈之人為開發衝擊。如今在金門全力發展觀光之際,金門人也對金門生物生態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日日小島作品就是透過生態觀察家的眼光讓參觀者可以看見金門豐富的生態之美,也期望喚起人們對生態保育的重視。

互動方式:民眾可以彎下身,觀看平時難得一見的水獺生態,一起保護金門這座充滿豐富生態的小島。

  • 創作者:安頭影像(金門籍籍藝術家)、原物創意裝置
  • 設置地點:雙鯉古地(關帝廟旁)

▲以上圖文資料來源、主辦單位:金門縣政府觀光處▲


即刻預訂立榮假期前往金門


你可能還會喜歡的文章

《金門自由行懶人包,大小金門帶你一次玩》

《馬祖景點、美食全攻略》


喜歡文章請留言給我們,並追蹤哞寶

✅ LINE@☞@settourtw
✅ 粉絲團☞https://lihi.one/uA2yN
✅ IG☞https://bit.ly/2R1nns7
✅ Youtube☞https://lihi.vip/X2vgb
✅ 加入東南旅遊會員☞https://lihi1.com/bOzyp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東南旅遊©2022